《海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公示
前 言
自上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来,海盐县城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都取得了较快发展。随着国家宏观政策与区域发展环境的变化,海盐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城市发展方向、重要区块的功能变化、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等,都对海盐县城的城市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包括海盐港区功能的融入、滨海围垦地的开发与利用、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嘉兴余新站的建设、城市新客运中心的选址等。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面对新的发展背景,迫切需要对海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根据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情况,针对海盐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的变化与要求,本次规划重点强化空间发展战略与产业空间布局的研究,突出对已编分区、控规、详规及各专项规划的协调与整合,优化与梳理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的关系等。
参照国内一些成功规划实例,本次规划确定以专题研究作为规划的切入点,选定的研究专题根据海盐实际突出重点,同时具有一定的涵盖面。专题研究的基本结论将为规划修编提供有力的理论性、技术性支撑。研究专题包括中心城区功能的提升与城市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关系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与分析研究,中心城区发展框架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关系研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协调研究,以及城市环境、景观、风貌的协调与城市特色的保护研究。
|
规划项目组于2008年9月开始了现状调研与分析工作,形成初步方案后多次与县委县政府以及海盐建设局就规划思路做了沟通交流与汇报。2009年7月8日向海盐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作了汇报, 8月13日和14日向海盐县人大、政协以及相关部门进行了总规纲要的专题汇报。历次会议对本规划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与启发性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对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完善指明了方向与重点,项目组依据历次汇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本公示以征求意见,诚请广大市民对本公示内容献言献策,以使县城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我们自己美好的家园,对采纳的意见建议我们将通过一定的方 |
|
式予以奖励。本次公示时间为30天,即2009年10月 10日——11月10日。
意见建议反馈室:海盐县建设局规划管理处;联系人:曾先生,联系电话:86120059;朱 小姐,联系电话:86027111。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武原镇和西塘桥镇两个行政单元,面积约171.19平方公里。同时,规划还考虑了与周边区域的协调,特别是加强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发展区域的统筹协调,包括与西塘桥镇、于城镇和秦山镇的空间关系,在交通、功能、产业等方面以区域的视角予以统筹安排。
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基期年为2008年,规划年限为2009年——2030年。其中,近期为2009年——2015年;中期为2016年——2020;远期为2021年——2030年。
海盐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是:以建设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强县、杭州湾北岸的滨海新城、上海南翼的度假胜地、江南水乡的和谐福地为导向,将海盐建设成为杭州湾北部地区最宜人居住和创业的生态园林城市,并力争率先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 |
环杭州湾地区的特色制造业基地,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与滨海临港新城。
根据预测,规划确定到2015年、2020年、2030年海盐县城城市人口分别为 28万、40万、50万人。
根据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按照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人,推算海盐县城2015年、2020年、2030 年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3360公顷 、4800公顷、6000公顷左右。 |
|
五、规划方案
1、城市空间拓展策略
确定规划期内海盐城区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将是多方位协同共进,概述为“东拓西跨、南控北联”。
东拓:依托老城区,沿枣园路等轴线向东拓展,建设滨海新城,打造未来城市中心;
西跨:跨越01省道,拓展城市产业新空间,建设武原新区,功能以工业、物流为主;
南控:考虑到核电烟羽区的影响,城市南部的发展将受到一定限制,规划重点优化城南新区的居住功能与公共设施服务功能,控制居住用地规模,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此外,在产业布局上,加强与秦山镇的对接,适应核电关联产业北移的需要。
北联:向北布局与大桥新区配套关联度较大的功能,如居住、港口、研发等功能,加快城市滨海带状发展。
2、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弹性控制的原则,依托01省道发展轴线,强化城市带状发展形态,用地拓展与布局重点为滨海区域和01省道北侧区域,规划重点突出城市滨海中心的构筑、工业产业区块的发展、临港产业的布局,并强化老城区功能更新和大桥新区产业的整合与升级,规划形成“一主一副两轴多廊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主:城市主中心,由滨海新城中心和老城商贸中心双核组成,服务于主城区和整个县域; |
一副:大桥新区副中心,主要为大桥新区配套服务;
两轴:东西大道产业发展轴和滨海城市功能发展轴,城市主要功能片区沿这两条轴线展开;
多廊:由水系及其绿带组成,用于隔离各功能区块的生态廊道;
多片:包括主城区和大桥新区的居住片、公共设施片、产业提升片、工业片、港口产业片。 |
|
|
|
3、交通组织
规划主城区形成“四横五纵半环”的主干道路网结构。“四横”为盐北路、海兴路、枣园路、盐湖公路;“五纵”为滨海大道、新桥路、百尺路、01省道、外延路;“半环”为呈半圆形状的外环路。
规划大桥新区形成“六横三纵”的主干道路网结构。“六横”为外延路、东海大道、01省道、滨海大道、老 01省道(大桥新区段)、临海路;“三纵”分别为海港大道、海湾大道和海河大道。
主城区与大桥新区之间的联系通道主要有五条,自南向北依次为海兴路——老01省道、滨海大道、 01省道、新桥路——东海大道、外延路。
此外,规划还考虑对区域性通道的预留,其中最重要的是杭州湾跨海铁路廊道。杭州湾跨海铁路线位的预留与交通廊道的控制,需在区域层面上予以协调,其具体位置与控制要求需与杭州湾南岸的余姚、慈溪的通道对接。 |
|
六、重点问题分析
1、关于办公商务中心的选址
(1)选址方案
规划对海盐未来办公商务中心的选址采取了两个方案比较。
方案一的办公商务中心位于新桥路与百尺路之间的枣园路上;方案二位于滨海新区中心。 |
|
(2)优缺点比较
方案一优点为:
①与老城区临近,结合城市功能更新与改造,便于开发;
②促进现有行政办公设施的整合,便于行政功能的延续与集聚发展;
方案一的不足:
①用地较为紧张,空间拓展有限;
②设施布局环境一般; |
③设施建成后,无法带动城市新区的开发与建设,影响城市结构的滨海拓展。
方案二优点为:
①地处滨海新区,用地充足,发展弹性空间较大;
②实现海盐县城从临海走向滨海,带动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拓展城市中心新的发展空间;
③便于带动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
方案二的不足:
①近期开发困难,基础设施配套有待改进;
②开发成本较大。
综上所述,从长远发展来看,规划建议在滨海新城设立办公商务中心。
2、关于客运中心的选址
规划提出新桥路方案、百尺路方案和滨海新城方案三个比选方案供选择。
(1)新桥路方案
该方案位于东西大道和新桥路交叉口位置,占地约6.3公顷。 |
|
█ 方案主要优点:
① 方案位于海盐重要交通干线东西大道和新桥路上,交通便利;
② 方案位于武原新区,用地不受周边条件限制,合理规划协调后,对城市产生负面影响较小;
③ 有利于带动周边市场、物流、商务科研等用地的发展,吸引人流,给未来周边设施提供人气。
④ 近期启动快,便于实施。
█ 方案主要缺点:
① 离老城区较远,给海盐城区出行人流带来不便;
② 位于东西大道和新桥路交叉口,对周边交通产生一定影响;
③ 本选址与东西大道局部改城市道路实施时序上有先后,对汽车站使用造成一定影响。 |
|
(2)百尺路方案
该方案位于海盐城北区块百尺路与城北路交叉口东北侧,占地约5.4公顷。 |
|
█ 方案的主要优点:
① 本方案临对外交通道路东西大道和城市主干道百尺路,交通联系便捷。作为城市南北向主干路,规划百尺路向北延伸,跨东西大道与杭浦高速海盐东互通相联系。
② 场站建设用地落实有保障,选址周边道路网服务水平较好,疏解能力较强。
③ 规划可结合周边市场用地开发,便于市场物流区的交通集散,形成多功能集于一体的综合体,开发效益很高。
█ 方案的主要不足:
① 周边市场区开发对区块交通有一定压力。
② 现状盐齐公路与规划百尺路北延,在交叉口处理、交通组织上难度较大。
③ 百尺路近期北延接杭浦高速海盐东互通实施上有一定难度。
④ 周边带动开发建设范围偏小。 |
|
(3)滨海新城方案
规划位于海盐滨海新城东北角,占地约 5.0公顷。 |
|
█ 方案的主要优点:
① 新客运中心紧邻东西大道,盐嘉公路南延伸线与杭浦高速互通紧密联系,对外交通联系便捷。
② 位于海盐城区边缘,从组团城市的特点出发,辐射范围较大,可为大桥新区、西塘桥镇等区块提供服务。
③ 周边道路网规划完整,疏解能力较强,便于组织车辆进出流线。
④ 用地条件好,建设用地落实有保障,远期有规模扩展的余地。
⑤ 对周边用地开发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滨海新城的开发具有启动和带动效应。
█ 方案的主要不足:
① 站址位于滨海新城,远离海盐城区,给海盐城区的对外出行带来不便。
② 近期实施与启动较难,周边缺乏相关配套与城市道路的有效支撑。
③ 新客运中心用地周边路网较稀疏,须增设道路,提高服务水平。 |
|
综上所述,规划建议采用方案一,即东西大道和新桥路交叉口位置。
3、交通的衔接
(1)城市对外的通道联系
加强与区域交通的接轨,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是提升海盐城市竞争力发展态势和潜力的必需。重点加强城市对外交通的多通道接轨,随着城市外围区域有逐渐街道化的趋势,为增进中心城区与嘉兴市区、滨海新区等重点区域的交通联系,以强化快速交通和优化交通流线为组织策略,组织对外多通道联系。
(2)关于东西大道(01省道)对城市的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东西大道是组织海盐城市以及县域城镇空间拓展的重要通道,适时地组织或调整东西大道的对外交通功能,对于海盐中心城市形态的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通道分流。根据嘉兴市域总体规划和海盐县域总体规划,在杭浦高速公路外侧增加新的区域性通道,分流01省道的通过性交通。
东西大道局部改线。随着海盐城市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杭浦高速建成后对东西大道北侧用地的吸引,适应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要求,与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变化与布局相协调进行适当调整。东西大道从北侧外围绕过,沿杭浦高速南侧通过,能有效地将城市空间格局西展,推进地区开发,完善城市结构。
东西大道改造为城市道路,为快速路功能,局部节点与路段可采用立交和高架形式,加强两侧用地空间的联系。 |
|
(3) 滨海通道的构筑
海盐城市形态呈滨海带状组团形式,保持滨海区域通道的贯通,是城市特色、形态与结构的直接体现。规划重点处理好大桥新区、港区、滨海新城等滨海区块的功能联系。规划重点研究大桥新区与主城区的通道联系,增加滨海大道等城市主通道。通过对老沪杭公路的功能与线形研究,形成以游憩、休闲、景观为主的生活性游览道路,并通过适当间距组织东西向联系交通的方式,使滨海通道连成整体,成为交往与休闲空间。 |
|
(4) 百尺路北延问题
由于北部区域的交通吸引,加强了城区与北部杭浦高速互通的联系,促进城市跨越01省道向西北拓展,增加城市南北向主通道成为完善城市交通结构的必然。同时,近几年由于北部武原新区部分区块的开发,需要加强东西大道两侧用地的交通联系,百尺路是城市向北拓展的重要推动力,其北延将成为北部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城市南北向联系的新通道。规划需要确定百尺路北延段的线位,以及对其两侧土地开发利用进行控制。 |
|
(5) 与沪杭高速铁路嘉兴站的通道联系问题
充分研究沪杭高铁嘉兴站对海盐城市发展的影响,加强两者的交通联系,规划提出了盐嘉公路西延、盐齐路与海王路三个对外通道的联系方案。
规划比较后,建议采用盐嘉公路西延方案。
海盐县人民政府
2009年10月10日 |